免费注册
查看:4585 回复:0
MAXDIGITAL

【纯主观评测】你们要的SONOMA M1评测来啦!

[复制链接]
楼主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836.jpg

SONOMA是一个小众品牌,英国制造,工程师有SACD的开发背景,产品开发也不快,几年时间才有一个型号,就是我今天要说的M1静电耳机系统。不过,代理说很快要推出一个新的系统了,型号是 APERIO ,售价挺高,是向大奥看齐甚至超越的设计,看来雄心不小。



因为M1已经上市几年了,网上也有SONOMA和M1的资料,这里就略过不提了,有兴趣的自己爬一下网哈。我主要说一下这段时间的使用感受,也贯彻我的“纯主观测评”的路子。吸引我的首先这是一台静电系统,这在耳机中不算新技术,却一直是比较小众,可能因为价格的原因吧。在不同场合也听过一些静电耳机,有非常突出的特点,也有明显的不足,所以一直没有成为我聚焦的对象。不过,这个号称要成为王者的品牌让我又有了兴趣。拿到手的是一套全新机器,两个纸箱,一个装耳机本尊,标明M1HP,一个是耳机放大器,标明M1AMP,虽然不重,但是体积不小。心想,一个耳机而已,搞这么大阵容干嘛?难道也是觉得这个价位需要一些排场?从打开包装纸箱到装置好系统,用一个词可以概括,就是“精致”这必须见到实物才能充分体会。
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824.jpg


外包装里面另有乾坤,大家从图上应该可以感受到,这个内包装设计还是很有心思的,从配色到做工都非常到位。耳机本身很轻,耳机线居然是可以拆卸的,USB线和电源线都有配齐,看起来高大上的样子,出自老牌线材大厂,结构和参数在说明书里都有。不过看线材的端子可以发现,这家伙和其他品牌的静电耳放是不通用的。大一些的箱子里面是耳放,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,全铝外壳工艺极好,所有的棱角都是圆润平滑,手感顺滑,接触音响器材这么多年,包括很多天价器材,加工水平这么高的机箱极其罕见,这好感度绝对满分。
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827.jpg


耳放设置很简单。前面板一个模拟和数字输入选择开关,一个音量音量旋钮,一个指示灯,一个耳机插口。后面板一个电源开关,一个外置电源插座,USB接口,COAX数字接口,RCA高电平模拟输入,3.5立体声低电平模拟输入,模拟输入切换开关。老规矩,MAC和Linux系统无需驱动,Windows系统需要再官网下载驱动。这里需要吐槽一下,官网在国外,以我们的国情,打开和下载极慢,强烈建议代理商把驱动程序同步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以便下载。耳放还是采用一个体积不大的开关电源,看了一下,产自东莞。电源外壳涂覆了一层不明物质,有点天鹅绒的触感,还是精致。
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818.jpg


全新机器不好拆开,网上找到它的内部图,大家可以看看。数字信号接收还是Xmos,内置解码来自ESS,驱动部分电压很高,2000V。看起来平平无奇,也没有什么眼前一亮的补品元件,音量旋钮虽是级进的手感,内部图看来也就是蓝壳ALPS吧。接好出声,满心期待变成淡淡的失望。颜值爆表的家伙居然声音是这样的?不能吧!一定是欠扁,哦,不对,欠煲。这时的声音是这样的:信息量还是可圈可点,录音细节挺清晰,这一点动圈耳机完全追不上;全频平衡度也不错,就是有点虚,听什么都有点有气无力;动态起来的时候,失望就来了,完全不行啊!我经常说一句话:低价无缺点,高价无优点。因为低价就是最大的优点,这时如果还有什么是值得赞扬的,那一定要大赞。价格高就是最大的缺点,这时很多东西就是必须有的,没有就要狠狠批评。这一套价格虽说只是它没上市的大佬的约五分之一,但这价格绝对不低,如果声音就这样,那是肯定不能交代的。就这么想着,一天两三小时听了一周,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善,本来想速战速决的测评看来不行了,因为我还是不信这玩意只有这点能耐。当试听到近一个月的时候,M1的声音终于打开了!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821.jpg


先来一段维拉-罗伯斯的吉它音乐。尼龙弦的触感、手指刮弦的声音、琴箱的共鸣等等细节一一呈现,虽然不是那种刺激听觉的音效,但这是一个可以看见的录音,每根手指的动作,甚至是左手按弦。这就是静电振膜的最大优势——信息量。简直完美。同样的优点在听琉特琴、竖琴、羽管键琴这一类乐器的时候非常明显。
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811.jpg

再来一张不太容易播放的唱片,瓦斯克斯的小提琴协奏曲“远处的灯光”,开头那一部分如果不是揭示力非常强的系统会几乎听不到,而且这里还有独奏小提琴和乐队的部分。SONOMA的M1在这里发挥出色,把BIS本就极好的录音充分展现,音色准确,层次分明,确实是高等级静电系统的功劳。经常有网友发帖求“女毒”器材,其实,系统的信息量够了,听什么都好听,那种层层迷雾瞬间清空的感觉本身就已经非常吸引人了。
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814.jpg

随便找来一张《阿淘的歌》,温暖的男声一样充满魅力,演唱的细节和阿淘手上一把吉它慢慢铺陈开来,就是对着你一个人在歌唱,在诉说。说一个“好”字完全不能表达此时平静而又激动的心情。
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749.jpg

弦乐、钢琴、人声、室内乐、爵士乐这些对于一套静电系统来说真的没什么难度,静电真正的考验在于大编制乐队、大动态录音,既是评测当然要说说。前面说过,新机器这方面弱爆了。近一个月之后呢?实话实说,进步巨大,但没有突破天限。这时候再听发烧友极为熟悉的《红衫仔》、《西班牙》之类的名碟时已经没什么压力了,该有的除了极端的动态之外都有了。M1如此出色的表现让我突然很想听听看 APERIO 又能达到什么高度。期待!


声音方面总结一下


这是可以作为高级监听的耳机系统,真实反映录音,层次很好,信息量几乎没有缺失,除了极端动态(毕竟现在的高规格数字录音动态已经非常可观了)之外,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没有任何限制,声音不像动圈耳机一样直接,而是保持一点距离,这让我想起之前评测过的 Crosszone CZ-1(当然信息量就不是一个量级了),支撑出一个颇为庞大的声场,特别是录音场地自然混响扩散的感觉非常舒服,所有频段上的高度平衡加上信息量带来精致、细腻、自然的声音,综合表现非常高级。


微信图片_20200504140839.jpg


制作和使用的总结


前说过,外观设计和制作工艺水平完全是艺术品级别的,无可挑剔。功能简洁,完全没有多余的设置,适合从普通玩家到专业监听使用。耳机本身很轻,但是佩戴不舒服,夹头比较厉害,基本上我是坚持一张唱片的时间必须休息20分钟。不过,羊皮材质的耳罩就很舒服,但夏天会很比较热,这也是大耳机没办法的事。特别制作的线材看起来很高级,就是有点硬,直接后果便是有不算严重的助听器效应,不过这明显不是便携系统,不会造成困扰。耳放工作温度比较高,不建议和其他机器叠放,这可能会造成桌面摆放上的不方便,好在M1AMP机箱只是半尺寸的。他家大佬 APERIO 则会是全尺寸机箱,而且在内置4只猫扇的情况下依然发热严重,据说可以煎蛋了?!用这套静电系统听了差不多一个月,100个小时出头,我现在在想一个问题:听回动圈耳机还能适应吗?好东西太多,又不可能全部拥有,这也许就是做评测最可怕的地方吧……



文章转载自:

http://share.erji.net/v2_1/wap/share-thread?tid=2185535


登录后才能回复

快速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