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注册

光速传输的类比之声:Centaur白光讯号线

作者:郭汉丞 图:郭振荣 阅读数:2916 发布日期:2013-11-24

摘 要:白光讯号线,好熟悉的一对讯号线啊!我记得2005年左右就听过这款线,但当年品牌是Inex,现在却变成Centaur,原来伸龙国际拿到Inex Innovation这家美国公司的代理权,请原厂略微修改外观,于是就变成Centaur白光讯号线这个新面孔了。

 

白光讯号线,好熟悉的一对讯号线啊!我记得2005年左右就听过这款线,但当年品牌是Inex,现在却变成Centaur,原来伸龙国际拿到Inex Innovation这家美国公司的代理权,请原厂略微修改外观,于是就变成Centaur白光讯号线这个新面孔了。

 

用光传输模拟讯号

 

当年Inex称自家的模拟讯号线为Photon Link,字义里面隐含着光的意思,可是不熟悉英文的朋友,可能没办法意会过来,伸龙国际看来更懂得在地营销,打出「白光讯号线」,一般人看到白光这个词,严肃地想会以为讯号线会出白光?或者里面用的是白光?虽然答案都不对,可是却能引起许多人的好奇心。如果有些年纪的朋友听到白光这两个字,想到的可能不是技术性的问题,而是资深歌星白光。不管您看到白光讯号线联想到什么,伸龙这般命名,倒容易让本地消费者加深印象,至少比起Photon Link更容易记得。

 

Centaur白光讯号线虽然是运用光传输讯号,却是货真价实的「模拟讯号线」,可不是一般的光纤线喔!
Centaur白光讯号线虽然是运用光传输讯号,却是货真价实的「模拟讯号线」,可不是一般的光纤线喔!

 

不管这条讯号线是Inex或是Centaur,内中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,技术一样是独步全球,仅此一家,别无分号。怎么说?光纤线不是很普遍的东西吗?怎么说只有Inex这家有?是的,光纤线不是新鲜的玩意儿,音响早就开始应用光纤线了,但是光纤线的用途是拿来做数字传输,没有人拿来做模拟传输,但这Centaur白光讯号线可是货真价实的「模拟讯号线」,到目前为止也只有Inex这么一家公司拥有「光纤传输模拟讯号」的技术。

 

 

咦?光纤传输模拟讯号有这么难吗?来,我们先讲光纤传输数字讯号的原理,因为数字讯号只有0与1,对于光纤线来说,只有明与暗两个选择,而光纤传输数字讯号的原理就这么简单,灯亮了代表1,灯暗了代表0(或者相反),利用光传输速度超快、距离超远的特性,快速传输0与1的数字讯号。可是如果要拿光纤线来传输模拟讯号,真实的模拟讯号可没那么简单,本身需要调变,换句话说,光纤线不再是传输「明与暗」两个截然不同的讯号,而是要能明暗互见,呈现阶调层次的连续讯号,那技术可就完全不同了。

 

白光讯号线是将模拟讯号的连续阶调,对应到光的传输密度(明暗度),而且要完全对应原始模拟讯号,这种光调变的技术绝对不简单。
白光讯号线是将模拟讯号的连续阶调,对应到光的传输密度(明暗度),而且要完全对应原始模拟讯号,这种光调变的技术绝对不简单。

 

插电才能工作

 

了解光纤传输模拟讯号的难处,我们再来看看白光讯号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白光讯号线看起来和一般讯号线差别不大,一对外观精致的线,配上Furutech RCA端子,外观还满壮的,可是仔细一点看,这条线在讯号输入端多了一个细细地端子,那是用来「插电」的,原厂还有i-Pure电源供应器,两条细细的银线伸出和一般变压器一样的插头,使用时记得插上去,并打开i-Pure电源盒的电源开关。不插电能不能听?抱歉,白光讯号线没有供电,那就废了,不能工作。

 

讯号线还要插电?这究竟是什么道理?技术就藏在这里。前面说过了,白光讯号线要利用光传输模拟讯号,所以在讯号输入端装置了一个光电转换器,当白光讯号线接收模拟讯号之后,电能就转化为光,发射到另一头的接收器,然后再经过光电耦合,转换为模拟讯号,这个过程就是「电转光」,然后「光转电」,光电转换的技术并不是Inex或Centaur发明的,但是把这些技术应用在音响用讯号线上面,Inex却是第一家,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是唯一的一家,因为要把模拟讯号的连续阶调,对应到光的传输密度(明暗度),而且要完全对应原始模拟讯号,这种光调变的技术绝对不简单。

 

白光讯号线的输入端有一条细细地端子线,那是用来「插电」的,原厂还有i-Pure电源供应器,插电才能工作。另外,传输时的方向性可别搞错。
白光讯号线的输入端有一条细细地端子线,那是用来「插电」的,原厂还有i-Pure电源供应器,插电才能工作。另外,传输时的方向性可别搞错。

 

雷射发射器进行光电转换

 

技术这么难吗?是的,我拿到手上这款白光讯号线,其实线材本身的光纤,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,但是要用什么样的雷射发射器来做光电转换的耦合,那就是Know-How了。请注意,白光讯号线的两端,内中藏着分别是雷射发射器与雷射接收器,中间还有关键的LAM模块,就是Laser Analog Module,这些是主动组件,必须使用12V直流电驱动,所以白光讯号线没插电,LAM模块就不会工作,雷射也无法驱动,自然没有光会在白光讯号线里面流动,也就没办法传输讯号了。

 

记得几年前听Inex的Photon Link时,原厂搭配的是外接锂电池,但这次送来的白光讯号线,搭配的却是i-Pure电源供应器,问了一下原厂,这才知道里面是优质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外加滤波网络,可以进一步降低背景噪讯。还有,以前Inex版本的Photon讯号线分为两款,一款是用在CD到前级,一款用在前级到后级,不过白光讯号线似乎没有这样的分别。

 

我还记得当年听Photon Link时,是因为Stereophile的一边评论,负责仪器测试的John Akinson看到AP测试数据时,差一点要把Photon Link丢到垃圾桶里,因为photon Link居然存在总体谐波失真,而且失真率几乎要追上扩大机的数据,这对线材来说是「绝对不可原谅的设计错误」,可是当负责试听的评论员把差一点丢掉的Photon Link接起来听,John Akinson吓了一跳,觉得音乐性超棒,这才啧啧称奇。

 

白光讯号线所搭配的i-Pure电源盒。这可不是普通的电源供应器,它内部还藏有INEX厉害的电源处理技术。
白光讯号线所搭配的i-Pure电源盒。这可不是普通的电源供应器,它内部还藏有INEX厉害的电源处理技术。

 

 

背景噪讯更为安静

 

为什么AP测试数据不好,可是听起来却很好听?答案是白光讯号线里面使用的雷射,原厂表示,雷射的特性在很多方面与真空管类似,虽然存在AP可以测量得到的若干失真,但都是偶次谐波失真,这也是真空管扩大机好听的主因。所以John Akinson说光看测试的话,真的可以丢到垃圾桶,但如果拿来听音乐,这些愉悦的失真绝对会讨好爱听音乐的耳朵!

 

从Photon Link到白光讯号线,我算是重温旧梦,感觉很熟悉,声底非常温暖自然,可是细节却不会因为厚实温暖而掩盖,可是白光讯号线却明显比以前听Photon Link,在背景噪讯上要更为安静。以前我听Photon Link,在没有播放音乐时,确实会听到若干电气嘶声,可是白光讯号线在这部分有着长足的进步,因为本来我预期靠近喇叭会听到细微的底噪,但实际上并没有,心下就想:好样的,这些年果然进步不少,看起来一样的白光讯号线,竟然越做越好。

 

非常有音乐性的表现力

 
白光讯号线在底噪上面进步许多,但基本的声音特质却没有改变,那是非常有音乐性的表现能力。我想举谢霖演奏的「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」为例,指挥是海汀克,乐团是荷兰皇家大会堂,这张老飞利浦录音真的是一时之选。听轻快愉悦的第三乐章,健康活泼的轮旋曲主题,谢霖的小提琴聚气凝神,浓郁厚实,第二句反复的时候,小提琴高八度演奏同样的句子,拔尖的张力与力道,即便是同样的音符,神情却更高昂抖擞,当我用白光讯号线听这段谢霖的演奏,拉高的小提琴高亢却不紧绷,高把位的小提琴拉奏绽放着光泽,那种有如丝绸般的质地好美。白光讯号线的声音魅力,就在音乐力度向上攀升之际,高涨的是聆听的情绪,而不是高音向上硬挺的压力,轻松地跟着愉快的音符,感受贝多芬在严肃当中难得绽放的和煦阳光。

 

音场更深更远

 
白光讯号线另一大声音魅力,就是宽阔的音场,我想举Hansller发行的「艾尔加谜之变奏曲」专辑为例,由诺灵顿公爵指挥斯图加特广播管弦乐团,当中收录「In The South」交响诗很难表现,尤其是交响乐团的层次感,难度颇高。为什么难?因为低频录得很好,「In The South」里面又有许多定音鼓与大鼓轰然作响的乐段,如果音响层次表现力不好,您依然可以听到录音当中很棒的低频,但会觉得有些混乱。当我在系统上加入白光讯号线时,低频的量感比预期少了一些,但是低频的层次感、分辨率都跟着提高,音乐显得更为有条有理。如果您偏好低频的量感,可能会觉得白光讯号线的低频略偏理性,但实际上那是因为音场更深更远,打击乐在有层次的表现下,回到了实际演奏的位置,略向后退,如果您反复多听几次,一定会觉得低频的量感并没有减少,而是音场层次更为丰富、更显真实。

 

 

白光讯号线最大的魅力,就是带着近似真空管机的偶次谐波失真,这些失真并不大,但是传统金属导体线材上面绝对不会有(除非做坏了),当年John Akinson差一点看AP测试图就把Inex讯号线丢到垃圾桶,还好他有实际聆听,才能感受到白光讯号线特殊的音质美感。我该说这是「愉悦的音染」吗?或许我该说白光讯号线那种柔和清甜的质感,真的很难在其它讯号线上面找到,或许这就是光电转换技术的声音印记(sound signature)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