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注册

吾乡龙湖古寨

作者:大米 阅读数:4224 发布日期:2009-05-13

摘 要:
    龙湖古寨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东南部,距潮州市区约15公里,距汕头约25公里。龙湖寨东面韩江、西向金石镇,北临浮洋镇、南接东凤镇,与江东镇隔水相望。龙湖寨初建于南宋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明清时,这里更是韩江流域一个重要的水运重镇,是周边地区的中心埠市。
 
    一、古寨规模
 
    龙湖原名塘湖,因村西、南、北皆池塘(古彩塘溪遗迹)而得名。古寨北门右侧有《塘潮刘公御倭保障碑记》,《碑记》中即称塘湖。《碑记》记载的是明朝福建少参刘见湖回乡守制期间,组织村民抗击倭寇的事迹。“龙湖”之名据说是由于古寨盘曲似龙而得名。龙湖寨北门有一副对联:“龙气逶迤紫微人首,湖光环绕太乙通流”,上下句第一字连起来正是“龙湖”。
    潮州有句俗话:“潮州厝,皇宫起”,说的是潮州的建筑有宫廷建筑的风格。龙湖古寨因此也有一点宫廷气息,所谓“麻雀虽小,五内俱全”也。龙湖寨有南门、北门、上东门、下东门,更有寨墙环寨而建,可惜后来拆除了。遗留下来的只有北门和南门,以及和北门相接的几米寨墙,寨墙上有剁口。
    现在的龙湖古寨分属于两个管区,市头和市尾。古寨由一条长约1.5公里的直街贯穿南北。据说当初龙湖寨是按照地舆学的九宫八卦修建而成,直街象征着龙脊,原来全用油麻石铺成,象征龙身上的龙鳞。后来为了图方便,才把直街的北段全部改造为水泥路。
    龙湖寨有“三街六巷”,所谓“三街”即东面的新街、上东门街、下东门街,“六巷”即西门的五官巷、隆庆巷(俗称客巷,据说当年林大钦寄养舅家,便住在这里)、福兴巷(圆巷)、狮巷、中平巷(俗称夏厝巷。夏雨来即出于吾乡,据说因为他生前太不积德,累损子孙,至今夏氏只剩下一户,在卖菜。)、伯公巷。
 
    二、建筑特点
 
    说起“驷马拖车”这种建筑格局,潮汕人多数会想到陈慈黉故居,其实龙湖寨也有“驷马拖车”的建筑。平日里乡人说起住在那个角落的人,便说他是“驷马拖车”的人。龙湖寨的格局像是一个“非”字,中间是直街,建筑分列在直街左右,全都向纵深方向发展。所以,这里的建筑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深,而且盘根错杂,走到深处又各各相通。我许多外地的朋友,初到这里,都说:你们这里的路可真是难认,拐来拐去走得头都晕了,真比八卦阵还复杂。
    以我家住的门楼(我们这里都管院子叫“门楼”)为例。从大门进去,是一排厢门,过厢门,便是左右两个耳房,和耳房相连的,又是两个小房。再过去,便是二门,规模和第一道大门相似而略小些。进了二门,就是相对两间大房连接着两间狭长的小房,四间房中间是天井。再进去是中厅,中厅两旁各有两间房。然后又是一排厢门,跨过厢门,又是一天井,天井两旁有两间小房。再进去便是后厅,后厅两侧各有两间房。最后是大门,大门后面是一小片旷地,旧时大约是富贵人家的后花园。旷地一侧还有一口水井。
 
    三、有名的建筑
 
    龙湖寨有名的建筑有龙湖书院、婆祠、天后宫、五通庵以及许多大宅第。容我依次介绍。
    龙湖书院。龙湖书院是海阳县最早创办的书院之一,旧址便在如今的潮安县三中龙湖中学,也就是我的母校。吾乡历来重视教育,历代科举出身的进士、举人达53人,出现了姚宏中、许洪宥、成子学、刘子兴、夏学等著名人物,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。在今龙湖中学校门上方有一块石匾,匾文“龙湖书院”四个擘窠大字,是清朝乾隆时广东分巡惠潮嘉兵备道梁国治于乾隆二十七年(1762)所书。后来乡人又拓下“龙湖”二字刻了两块石匾,分别嵌入龙湖寨南、北两门上。
    婆祠。婆祠俗称“阔嘴祠”,因为它的大门肚宽达建筑物宽度的一半,比例极为张扬。婆祠系富商黄作雨为其生母周氏专建的祠堂。黄作雨是“赤脚”(妾侍,地位比妾低)所生,按礼法他母亲没有进祠堂的资格。但黄作雨对母亲十分孝顺,他发迹的时候,他母亲已经去世,他便为母亲建了这座“婆祠”。有人说潮汕地区很传统,女性没有地位。其实不然,潮汕地区以前是“蛮荒之地”,虽有时有中原的礼法文化传来,但到了这里却多少有了变形。明朝名臣萧端蒙,潮阳人,其生母也是“赤脚”。他在母亲死后,同样不顾族长的反对,强行将母亲的灵牌捧上祠堂供奉。
天后宫。天后宫俗称妈祖宫。
    天后宫有三奇:奇之一是天后宫的大门所绘的门神并非一般庙宇所见的武将(据传说为唐朝的秦琼、尉迟恭),而是绘着两位端庄曼妙的女性,她们手捧如意、身着罗裙,不加冠,背后有飘带。
    奇之二是大门两侧的石鼓向内,一面分别刻有似“双狮戏球”的石刻(有人认为是麒麟),另一面没有雕饰。石鼓一般安放在豪宅、祠堂大门或牌坊两侧(如龙湖寨的“许氏宗祠”大门两旁就有石鼓,但没雕饰),以作镇基,除基座有雕刻外,石鼓两面只稍凸出,没有装饰。天后宫的石鼓缘何有雕刻?难道是为了“与众不同”?还是先人同我们开了一个美丽的玩笑?
    奇之三是天后宫门口有一株三人合围的大榕树,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。树身出现了枯萎蛀烂的现象,但令人惊奇的是不知何时在树的底部长出了新的粗根,像虬龙一样把旧树盘住,而且还继续长出茂盛而常绿的树叶。其中有一分丫横跨直街架在对面墙上,中间已腐朽,而新根却盘旋将其保护,并伸展至墙上托住,还长出新的枝叶。由于这株树的独特景观,现在常有画者到此参观、写生。其实榕树也可算是龙湖寨一大景观,寨里随处可见上百年的榕树。
    五通庵。五通庵我们叫作“五通宫”。《聊斋志异》里面有一则“五通神”,里面的五通神是一个淫秽的神,不知这座庙宇因何也叫作“五通”?
    五通庵又叫作“三教堂”,因为里面的三重大殿,供奉的是儒释道各路神仙。从正门进去,门匾上大书“关帝庙”三字。进门,正中间五尊神像,最中间的就是关圣帝君,关公也。两旁分别是灵护公王、诰命夫人、华光大帝、公主娘,座前比较小的神像就是周仓、关平,大殿两厢还供奉着花公妈。第二重大殿供奉的是北极玄武大帝,脚踏龟蛇。第三重大殿供奉着大佛三尊,韦陀、十殿阎王,殿外廊下分列着十八罗汉,大殿对面是弥勒佛,罗汉两旁还有东、西岳大帝等神像。
   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,吾乡还有许氏宗祠、进士第、先生祠等有名的建筑。
 
    四、多彩的乡间活动
 
    吾乡的祭神活动十分发达,光土地宫就有五六座,几乎到了有路就有神庙的程度。游神活动最热闹的要数正月十六。从正月十五开始,各个门楼就陆续摆开“神前”(供桌)。正月十六这一天,整个龙湖寨,包括市头市尾两个管区能搬得动的神像都动起来,其总数不下于五十尊神像,汇成浩浩荡荡的一条长龙,从直街北门一直连到南门,一路鞭炮迎送,人群膜拜,其情景不能不谓之壮观。

    此外,吾乡的“舞龙”也是一绝。每年春节,乡里总要派出舞龙的队伍到潮州城参加新年汇演。舞龙的队伍有十三四人,龙身有十多二十米长,舞动之时,由龙珠带领,龙头紧随其后,奔腾跳跃,当真宛如蛟龙出海。
    “鹅鹅游”。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陈尧佐的夫人的生日。陈尧佐,字希元,原任开封司录推官,后因上书触怒皇帝,于宋真宗咸平二年(999年)被贬为潮州通判。虽然失意,但他们夫妇心地善良,不怨天尤人,到潮后借助韩愈的影响,兴学育才,捕杀恶鳄,爱民如子,深得百姓敬重。今龙湖寨仍存“三五庙”供奉其三兄弟及夫人。农历二月十五是陈尧佐夫人的生日,乡民便在这天晚上,把事先做好的鹅灯,按五盏或七盏的数量,安放在装有四个轮子的木架(鹅棚)上,称为一屏。然后在潮州音乐《双咬鹅》的带领下,在乡里巡游。长长的龙湖寨直街上,人声鼎沸,鹅灯悠悠前行。巡游过后,有心人还可以捐钱买鹅灯,据说鹅灯能给人带来好运,而买灯的人多数是想求子。
    “游水鬼母”。这个节目一般都在正月初一上演,由一人扮演收妖的弥勒佛,一手持扇,一手持布袋,另一人扮演水鬼,边走边舞,动作诙谐,惹人发笑。
 
    五、小吃
 
    龙湖寨最出名的小吃要数龙湖酥糖和龙湖炖糕。
    龙湖酥糖料好工精,其特点是香、脆,吃起来“咯嘣”有声,有令人不忍停口的魔力。
    龙湖炖糕又称“书册糕”,由糯米糕粉和白糖制作而成,外形肖似书本。做工好的炖糕,吃的时候能够将其一片一片撕下来,就如翻书一般,别有一番风味。
    关于龙湖寨,可说的还有很多很多。最后我只说一句:欢迎您到龙湖寨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