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刘汉盛 阅读数:3389 发布日期:2023-12-23
人类一生下来,耳朵所接受到的声音就是“环境音”。所谓环境音就是除了发声体所发出的直接音之外(此其一),还有环境复杂反射的声音(此其二)。除此之外,还有人类头型、头部大小、躯干、耳廓、耳道、鼻腔,口腔等等的反射音与共鸣等所产生的声音(此其三),最后这部分有一个专有名词,称为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(HRTF)。
当我们在听音箱时,耳朵所收集到进入耳膜、耳鼓、大脑的声音是以上三者的总合。这三者总和的声音在大脑中会累积形成一种Model,那也就是我们的“听感”。事实上听感是由大脑决定的,是大脑在人类知觉中所画出来的一幅虚拟的画。听感不是你、我决定的,是大脑主控,人类的躯体只是大脑的“奴隶”而已。
所以,当我们在无响室关起门来以音箱听音乐时,会发现跟在聆听室中以音箱听音乐的“听感”有很大的不同,因为少了环境反射音,让大脑不习惯,必须重新建立一个无响室环境的听感Model。
所以,当我们以耳机来听音乐时,会发现跟在聆听室中以音箱听音乐的“听感”有很大的不同。因为受到耳罩与耳塞的阻隔,少了环境反射音,以及HRTF,只剩下从耳机直接传入耳朵的声音。此时大脑也不习惯了,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听感的Model,这个Model就是我们觉得音乐是从头部中央,以及左右二边所传出。
此时,我们会感受到,当听音箱时,我们的大脑中会形成一个虚拟的Soundstage(音响迷的Soundstage特别拟真,与常人不同,这是因为经过长期自我训练),但是听耳机时,这个Soundstage却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中央、左、右的声音,这就是大脑重新建立的听感Model。
为了让听耳机时也能够有听音箱的听感,科学家们早就研究以假人头来做录音,再加上HRTF的补偿,希望能够让大脑重现听音箱时的Soundstage。但是,这种作法只可以让我们透过耳机听到“环绕”的效果,让音乐能够连在一起,有活生的定位,不致于破碎成中央、左、右,但依然无法透过耳机重现听音箱时的Soundstage听感。
毕竟,每个人所处的聆听环境不同,每个人的HRTF也不同,人工的补偿无法适应每个不同的环境、不同的HRTF。所以,透过耳机听二声道音乐或Spatial Audo,都会跟透过音箱所听到的“听感”截然不同。林俊杰在2015年推出的那张“和自己对话实验专辑”就是以假人头录音的,那是很棒的一张唱片。那张唱片的封面中,林俊杰就是戴着耳机的,有兴趣的人不妨去买一张,比较看看听耳机与从音箱播放出来的听感差异。
其实市面上早就有许多为耳机制作的假人头录音,包括音响迷喜欢的追龙唱片、以及静电耳机大厂Stax都有。但因为大部分人对耳机的听感不了解,也就不会特别去买假人头录音。既然假人头录音很少人买,唱片公司当然也就没兴趣持续推出。
耳机就是耳机,音箱就是音箱,各有不同的用途与音效,不必相互比较。